疫情下别样的坚守

发布者:李斌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次数:2642


 

农工党员柳威,是一线教师、博士,江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是一位小管家,江汉大学医学院公共实验平台的主任、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还是一个孩子王,临床医学专业20193班的班主任。2020年新春,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柳威老师过了一个别样的假期。

别样的抗疫春节。2020年的春节,每个武汉人都刻骨铭心,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搅乱了本应是一大家人的和美团聚。限行、封城、隔离,武汉在经历至暗的煎熬。同样,柳威老师一大家9口也在居家隔离,自己2个幼儿宝宝、弟弟带着2个低年级孩子、2位老人、夫人为协和医院的一线医生,往年“十全十美”的大家庭只差因疫情隔离在汉口家中的弟媳无法团圆,身为长子的柳威老师成了大家庭的顶梁柱与主心骨。2月初,武汉疫情进入爆发期,每天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仍在骤增,爱“操心”的柳威老师暗自着急。28日,江汉大学按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开始紧急改造学生宿舍为隔离病房。接到指令后,柳威老师立即安排家人的生活日常,同时积极组织研究院的全体在汉同事参加宿舍腾退工作。作为班主任,为了打消学生们对宿舍改造的各种顾虑,当晚就与班级的班长和部分党员及时沟通,统一思想,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准确客观地为同学们解答反馈宿舍改造情况,向同学们宣传防疫知识,鼓励同学们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天一早,他暖心地为同事带着备用口罩和点心早早来到学校,连续3天早出晚归和同事们整理出了五百余间宿舍。

别样的自我隔离。寒暑假通常都是医学教师集中实验的攻关期,持续严峻的防控局势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节奏。老师们的实验被迫停止了,但正在饲养的贵重实验动物、价格不菲的试剂都是老师们的宝贝,已经提取的实验样品更是老师们的心血。重要设备不能停、电不能断,长时间的实验室关闭,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尤其是生物安全也成了隐患。作为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办公室和医学公共实验平台主任,柳威老师十分焦虑。2月中旬正值抗疫武汉保卫战的关键节点,公共交通停运、小区封闭,私家车出行管制越来越严,家住武昌的柳威每天往返武昌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很不方便。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让老师们疫后返校能顺利地开展工作,213日柳威老师决定回学校住办公室看管实验室。而这一天上午,湖北省卫健委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公布,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13436例,达到顶峰。起初年迈的父母很有顾虑,担心他的安全,加之要照顾4个年幼的孩子,但在同是医务工作者的夫人支持下,老人们很快也理解支持,因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他认真思考做出的决定就会认“死理”,还调侃道,“放心去忙吧,女将在外忙,你个男将也不好意思闲在家里”。从这天开始,柳威安排弟弟协助老人照料孩子。按照规定,抗疫期间学校停止正常校内科研教学工作,没有特殊任务的老师都要求在家自我隔离,医学院J12教学楼及研究院都是“铁将军把门”,柳老师及时向医学院领导报告取得支持后,领取了两把大门钥匙,住进办公室开始了别样的自我隔离。从此躺椅成了“床”,泡面成了“一日三餐”,院领导和住在附近的老师援助的速冻食品成了他的“大餐”。就这样撑了近一周,直到江大隔离点正式启用,柳威老师才“沾了光”,有了一日两餐盒饭。

别样的安全卫士。留守的日子里,每天巡查实验室,排除安全隐患,成了柳老师的主要工作之一。215日武汉大风裹挟,雨雪交加、气温骤降,柳老师十分警觉,因为他对研究院及医学院主要实验室的“漏点”“堵点”了然于心,立即逐一检查,发现医学院三楼的医学公共实验平台窗户密封不严进水,研究院四楼楼顶的铁门习惯性漏雨导致整个楼道进水等等,及时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医学院的公共实验平台、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研究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仪器相对集中的场所需要定时通风换气,特殊设备需要定期预热检查,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琐事在特殊的时期里变得重要起来,唯有做到认真仔细,才能确保实验室消防安全以及设备保存运行下的生物样本安全。

无论是细胞培养还是动物饲养,要安全成活,首先要有合适的环境,要保证“口粮”供应。平日里医学院及研究院的实验易耗品都是打个电话就有人送货上门的,这个时候需要,打一通电话回复都是:“有货,但缺车缺人手,更缺通行证,送不来也没法送”。柳老师及时向学院反映,校办公室及保卫处及时为柳威老师办理了通行证。这样柳威老师又成了“驾驶员”兼“搬运工”。看到研究院细胞冻存液氮不足,冻存的价值近10万元的50余种细胞可能因冷冻温度不达标而失活毁坏,柳威老师紧急联系生产厂家定购8罐给细胞“保命”的液氮,驾驶私家车到金银湖的厂家仓库运回研究院,并及时补充。动物房饲养着价值近50万元的基因敲除鼠和转基因鼠近2000只,眼瞅着这些平时被精心伺候的“宝贝鼠”快断粮了,而远在新洲区的供粮厂家却因没有中心城区通行证无法送货,柳威老师独自一人驱车从经开区到新洲区往返近200公里运回鼠粮500余斤。为确保生物安全,柳威老师需每日为实验动物补充水和食物、及时更换垫料、清洗饲养笼具和清洁动物房,带着口罩一顿打扫下来常常是气喘吁吁、腰酸背痛,他还开玩笑“这也算是运动健身了”。


别样的科研助手。“冗长”的寒假,打乱了老师们的科研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有的老师为了原定三月份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补充设计的细胞培养实验,有的老师为了按进度完成课题计划中实验动物样本取材等等,因疫情隔离无法到学校实验室及时处理。为了不让科研人员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柳威老师自己会做就帮忙处理,不会做就协作完成。如医学院包建老师是我校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人选,其年前启动的动物实验已到预定取材时间,但柳威不熟悉其实验要求,在包建老师的视频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珍贵动物样品提取保存。医学院美籍华人“楚天学者”徐金华教授、张蔚然教授,假期在美国休假,由于疫情不能及时回国,但其原定时间的细胞样品急需处理,柳威将液氮罐从医学院徐教授的实验室搬至生物医学研究院及时处理样品并更换液氮就近看管,解决了两位教授的后顾之忧。

别样的知心员外。疫情隔离了各在一方的教师和学生,但无法隔离日常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217日江汉大学线上课堂开课。对资深教师而言,传统课堂更驾轻就熟,改变教学方式则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备课、录课,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与学生在线交流。按照原教学计划,柳老师的法医学设在11周开课,但教研室有3名新教师又是科研团队成员,柳老师主动提前准备,熟悉流程,与新教师一起不厌其烦、反复锤炼,耐心讲解,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份“知识大餐”。

对临近毕业季的江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而言,2020年的春天格外特别。因为临床导师多为各大医院学科带头人,都带领着团队拼在抗疫一线。柳威老师作为校内研究生导师,积极担当,主动承担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工作,大到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内容形式,小到用语措辞、标点符号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最终学生论文及时送审查重并顺利通过审查。作为医学院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坚持科研的他每年都会招收一批科研小助手,正值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之际,他认真细致的指导孩子们准备考研复试、帮助准备考研“二战”的同学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同学们“先就业再择业”,耐心做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工作,被同学们戏称为“知心员外”。

及至今日,柳威老师离家已经一个月了。柳威老师说在家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烦闹喧嚣,在办公室倒是能干些事儿,安静不少。但他的心里对家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还是十分牵挂,他开玩笑说:“好在手机方便,天涯咫尺,随时可以互联互通。我们继续努力,但还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一切回归日常,该回家回家,该上班上班”。

武汉是座英雄城市,江汉大学作为这座城市的城市大学,许许多多的江大人,仍在作为一线医护人员、120的志愿者、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下沉社区党员、留守校园默默耕耘的科研人员等等不同角色,以不同的形式在抗疫武汉保卫战中继续尽心尽力、竭诚奉献。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三月的江大已是春意盎然,正是由于他们的牺牲、奉献、坚守、建设,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春暖花开。江大努力,武汉必胜,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