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创新涌动|江汉大学:以教育实践与艺术创作为载体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时间:2025-09-08浏览:17


   近年来,江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专业优势,积极构建思政铸魂、科教启智、服务帮扶“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加强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政治引领,系统推进共同体意识教育


   江汉大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与党员干部培训中,形成领导干部领学、专家深入讲学、师生主动共学的良好氛围。通过专题学习、主题党日、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持续增强全校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4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彰显了在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效。


校地共建,拓展实践育人与服务地方新路径


   江汉大学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五个共建”为核心,围绕教师与医疗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培养、联合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具体实施支教帮扶、暑期社会实践、“爱我中华”夏令营、传统文化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惠民义诊、农产品品牌设计、种子质量检测等多个项目。这些举措不仅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教育、医疗和农业提质增效注入高校资源,也使学生们在服务实践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传承,绘就民族团结生动画卷


   作为基地共建的重要实践,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学校组织师生赴五峰山湘鄂边民俗博物馆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墙绘创作。师生以笔为媒、以墙为纸,生动描绘了多民族各类文化活动的融合场景,将非遗文化与民族记忆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语言。师生们的艺术创作深入融合当地老物件和民俗故事,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互动,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纽带。这一活动既是“美丽乡村”项目的重点内容,还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打造鲜明的文化地标。这一个民族团结融合和文化传承的具象化成果,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认可。


   据悉,江汉大学将持续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化、实践化、常态化。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校地合作,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和创新载体,为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多高校智慧与力量。


来源:江汉大学

作者:梁会丽

责任编辑:李银霞 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