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教育,3月31日,江汉大学医学部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庆三月三”主题活动。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融合中医养生智慧与多民族文化实践,吸引了壮族、苗族、藏族、土家族等12个民族的3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讲、做、品、悟”四维互动,在传统习俗体验和中医养生智慧中,共度民族特色节日。
文化共情:一堂知识满满的中医养生课
“三月三”不仅是踏青赏春的时节,更是各民族共享的养生智慧结晶。活动中,医学部中医学博士周丽老师以《从“三月三”看中华民族健康智慧》为题,将壮族对歌、苗族采药、汉族荠菜煮蛋等习俗置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解析。她特别指出:“无论是江南的青团、西南的五色糯米饭,还是中原的荠菜食疗,都印证了‘药食同源’理念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文化瑰宝。”现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藏族学生德吉央拉感慨:“原来不同民族的节俗都在践行‘顺时养生’的中医智慧,这就是文化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实践共融:一锅煮出团结味的民族美食
在实践环节,师生共同体验了三月三的传统习俗——用芥菜煮鸡蛋、制作青团。大家围坐在一起,制作青团,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节日的温馨与欢乐。临床医学专业壮族学生韦成宇笑称:“这锅‘团结汤’里煮的是56个民族的健康密码。”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乐趣,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实践,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团结与交流,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活动是医学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医学部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植入文化基因,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未来,江汉大学医学部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将持续打造“传统节日+”育人品牌,引导各族师生在文化传承中深化“五个认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